娄山深处忆童年第六章欢天喜地建新房,忆苦

2022/12/11 来源:不详

第六章:欢天喜地建新房,忆苦思甜莫相忘

中国地大物博,建筑风格百花齐放,几乎每个省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在贵州遵义地区普遍以青砖灰瓦白墙为主色调,传统民居房屋以木质建筑为主,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还有自己的地域特色。有的为了防潮湿、防鼠虫害,将房屋底部悬空设计成吊脚楼,吊脚楼普遍见于苗族、侗族、土家族聚居区。汉族聚居区同样也是木质建筑,但主要是木结构框架,青砖墙体,灰瓦房顶两层楼为主的房屋。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木质房屋早已被历史淘汰,成为时代的记忆。而今,只有在交通不便,距离中心城镇较远的农村地区才能见到木质房屋建筑。在八九十年代的农村,立木房子是一件非常盛大闹热的事儿,其传统规矩较多,比如排散、敬鲁班、上梁、抛梁粑等,现在这些场景已离我们远去,几乎再也见不到了。

我家的木房子大约在年左右建成,一直居住到年房屋改造时拆除。在老房子居住了二十多年,回想起建房时的艰辛场景,再次勾勒起童年的回忆。

古人云:成家立业,成家在先,包含建造居所、娶妻生子、赡养老人等人生大事。建造房屋,生有所居,可谓头等大事。在这里,以绥阳县太白镇传统木质民居为例,将我们的记忆回放到二十多年前,让我们回味一下传统木屋的建筑形式、主要工序和习俗文化。

绥阳县太白镇传统木屋的整体布局,主要有长房子、撮箕口、四合院等形式。长房子,“一”字形排开,一般由2间、3间组成,但最常见的是4个立面3间正房,中间为堂屋,两侧都是正房,大小基本一致。撮箕口,正房两侧配置厢房。其正房几乎都是3间,也有5间的。由于农村经济水平整体偏低,四合院这种大房子极为罕见,能修建4立3间房屋的算是大户人家。

正房高,以中柱为准,高度都不离8,有“一丈八顶八”(1丈8尺8寸)、“一丈九顶八”(1丈9尺8寸)、“二丈一顶八”(2丈1尺8寸)等。柱间距,以木柱中墨为准,一般为二尺八寸。厢房的高度与正房一样,朝门有的要略低于正房的高度。正房前都要留出通堂街阳(走道),街阳多为两柱。厢房一般留出一米宽度的走道。堂屋即中堂,屋内中柱为主柦梁,两侧有副柦梁,街阳上面有看柦。正房、厢房、朝门大多是一楼一底,也有两楼一底的。堂屋里外都不设楼层。正房宽度都在9尺8寸以上,一般为1丈1尺8寸。屋顶采用坡屋面,歇山式。屋檐用向上弯曲的挑梁托起。

传统木屋房架的加工制造包括伐木收料、砍制木柱、加工梁排、锯解阁子等工序。主人聘请掌墨师傅为自己建造木屋。掌墨师根据主人的要求开始设计,告诉主人需要砍伐多少根树木,各种型号大致需要多少。

在秋分之后到春分之前,选择好良辰吉时,掌墨师和主人家请的砍伐队进山,并由掌墨师砍下第一斧头,接着砍伐队按照主人的指点砍树剥皮。待砍下的原木水分蒸发差不多后,掌墨师才带领徒子徒孙进场加工。

锯木收料前,掌墨师先加工一条长7尺的木方或竹片制作“度高”,刻上尺寸的刻度,再加工长2尺方1寸的木方制作“掌方”,根据主人要求将所有柱眼和榫头的大小、穿排和落檐的尺寸都刻划记录在上面,并且做好特有的记号,要求做到每一列的柱眼、每个榫头的大小都有区别,每一匹穿排和落檐的宽窄厚薄都不一样

。这正是掌墨师的奥秘,与现代建筑设计师一样富有智慧和胆识。加工制造的第一步就是收料。在掌墨师的指导下,根据砍伐好的木材的大小、长短安排到不同的地方,再按照掌墨师的规划下锯,收成长短不同的备料。

建造木屋架需要的木材数量巨大,一般都要上百根木料。以9柱3间为例,需要圆木的柱子36根、楼桴14根、柦梁4根、梁条36根,计90根,一般都需要整根原木。同时,需要上下落檐12匹、挑斗8匹、地脚4匹、穿排16匹,至少需要32根原木。阁子大约需要30根原木锯解成匹左右。一共需要大约根原木。这些加工件大约有个之多,全用手工制造。柦梁的加工制作木匠和主人都最为看重。主柦梁、看柦梁都要彩绘,两根副柦梁也有彩绘的,彩绘龙凤、喜鹊、四君子、祥云等图案,向下的一面都要雕刻福禄寿喜、富贵吉祥等祝福语,鲜艳夺目。

房架部件加工制造完毕,主人平整好屋基,安装好柱础、地脚石,看好良辰吉日后,主人便邀请亲朋好友前来帮忙立房子。正期头一天,木匠在掌墨师带领下,指挥前来帮忙的人排伞(组装房列)。从两边到中间,完成4个房列的组装。正期早上开始,从左到右将中间两列竖起来,装上上下落檐和看柦梁、副柦梁。接下来,先左后右竖起两端的房列,分别装上楼桴、落檐。吉时吉刻开始起吊主柦梁。在梁条没有安装完毕以前,都要用木料做受力支撑,以保证房列的平稳不倾倒。接下来,安装梁条,钉好阁子,完成屋檐断水,一座木屋的房架便大功告成。接下来就是装板壁、铺楼板、装大门、安神位、打灶台,一切就绪就可以入住了。

建造木屋有很多繁复的习俗,有太多的禁忌。主要的习俗有敬奉神鬼。在贵州大部分地方,苗族、汉族杂居,习俗相近,信奉诸神,所有工序都要敬奉神鬼先人。进山砍树,要敬奉山神、树神、土地菩萨,有的还要敬奉祖先。开山破土,要敬奉地仙、土地菩萨。木匠做木马、木凳要敬奉鲁班,石匠开山取石也要敬奉鲁班。正期头晚木匠要敬奉鲁班、吃鲁班饭,主人要封红包。

这些繁琐的敬奉仪式,必不可少的需要刀头(猪肉)、活鸡公、长钱(纸钱的一种)、香烛和水酒等祭品,主祭都要三叩六拜,口念符咒。房架立好后,要给祖先烧化伏包,告知新居落成,同时也不忘给周围的孤魂野鬼献上祭品,共同享受主人之喜。部分地方,主柦梁的制作要求极严。正期头一天,选择吉时,掌墨师端着祭品来到准备做主柦梁的树木下,完成敬奉后,随行的人一口气砍到大树,中间不能停歇。树木不能直接倒地上,按照尺寸下锯,抬木料的人捧着不让落地上,然后直接扛回工场放到木马上。掌墨师口念符咒,开始剥皮、砍料,刨光做榫头,彩绘雕刻。

完工后,用红布扎绣球,称为披红挂彩。完成后,外面再用东西遮盖好,派一名徒弟寸步不离的守候。祈福神佑。房子的高度、长度、宽度,甚至柱子间的间隔,都离不开“八”,寓意好运长发。正期头一天,主人的至亲要请锣鼓唢呐、送粮送菜前来祝贺。晚饭后,掌墨师口念符咒带领徒子徒孙和主人及至亲“游排”,游走完每一根木柱、每一匹穿排。上柦抛梁最为隆重。

吉时一到,主人身穿长衫,在亲友的拥簇下来到堂屋,跪在正中央,双手牵起衣襟,家人则在后面也牵起后摆,准备接掌墨师抛下的元宝。掌墨师在锣鼓唢呐声中,爬上云梯,每上一步念一段祝福语,上完12级梯子后快速攀上穿排到达主柦梁之上的位子,口念符咒,将代表元宝的两个粑粑丢进主人的怀兜里,亲人们则高喊祝福语,希望主人家千秋万代、发财发福。这时,炮仗齐鸣,掌墨师撒下角粑、核桃、花生、糖果等,下面的人纷纷争抢,热闹非凡。

整个房架建造过程中,祈福与禁忌同在。所有敬献祭品的仪式都拒绝女性参加。度高、掌方、木马和正在木马上加工的部件都忌讳人骑坐,也不容许家畜家禽从上面越过飞过。主柦梁忌讳沾地、人畜跨骑,柦梁特别是主柦梁砍下来的木屑、刨下来的木花禁忌抱回厨房燃烧。忌讳将墨斗里棉花、墨线塞进房架任何空间。正期那天,忌讳陌生人动木匠工具。有陌生人特别是衣衫褴褛的人前来讨饭、讨水喝、讨烟抽、借火等,主人和厨师都不得怠慢,要好好款待,否则会使诈让饭菜煮不熟。发现附近有形迹可疑的人,在用藤条、秸秆等模仿排伞、立房子,要及时劝说制止,以防坏人阴使“拖山榨”,让房子竖立困难。如此等等,不一枚举。

“上梁”是房屋主人为庆贺新房落成而举行的盛大欢庆仪式,按照习俗,主人选定“黄道吉日”,并逐一通知亲朋好友。“上梁”当天,亲朋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仪式,或看热闹,或是帮忙出力。“上梁”活动大体包括将柱子和木枋按穿斗连接的排扇、起扇,拜梁、开梁口、缠梁、上梁,赞梁木、奠酒、赞糍粑、抛糍粑等过程。其程序井然,形式活泼,说词风趣,那是地方文化的盛宴。

升梁时,工程负责人“掌墨师”一边带领众人将梁木升上屋脊,一边高声念道:

各位来宾四面站,愚下忙忙走上前。

上前来把主东赞,句句说的是实言。

主东真是不简单,修造瓦屋几大间。

既有正屋和厢房,还有灶屋和畜圈。

为造华堂心喜欢,一天忙得团团转。

正月就把木料砍,二月请人把料盘。

三月就把柱头办,四月样样办齐全。

请来先生把期看,吉日来把新房建。

这时请把鞭炮点,宝梁登位福寿全。

梁木在屋脊上安好后,伴着一阵锣鼓鞭炮声,两个精明强干、能说会道的男子来到中场上梁,从搭在两边排扇的木梯而上,登一步说一段上梁词,因景发挥,你来我往,吉利、喜庆、祝福,是整个唱词的主旋律。

此时的观众既是这场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又是看客和裁判,某段出彩的唱词、搞笑的场景,会被他们经久传诵,反之则会被调侃。这是一场智慧和口才的比拼,关系到上梁人的面子和在江湖上的地位,他们不敢有丝毫怠慢。

上了梁头,人们将酒饭送了上来,俩人边吃边赞。方兴未艾之际,主人家的糯米粑粑又递上梁,他们接过粑粑又赞:

厨官师傅手艺高,大盘里头舀小炒。

有姜有葱有蒜苗,茶椒胡椒和辣椒。

流汤滴水湿了衣,我各吃了还想吃。

东头师傅手脚快,又把粑粑拿起来。

屋下围个团团转,想抢粑粑走扰来。

不用等,不要挨,赞了粑粑就开甩。

刹时,抛梁粑活动开始。上梁人将数十个糯米粑粑从高空甩下,期盼已久的众人立即哄抢。“人坐宝地千年有,荣华富贵万年长。”在众人哄抢之际,俩人开始下梁,上梁活动在一片吉利话中收尾。

那天,远亲近邻们从四方赶来,太阳从东边缓缓升起,良辰吉日,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木匠师傅们早已将顶梁柱、立柱、中柱、房梁、挑臂、瓦格等主要构件按照各自的功能进行了排列组合,各就其位。掌墨师(木匠总指挥)舞动着手中沾有鸡血的宝剑,口中念念有词地做着民俗仪式,只见掌墨师手中的宝剑刺向天空,发出厚重深沉的吆喝口令,百余名青壮年手中紧握粗大的麻绳,听着掌墨师富有节奏感的旋律,齐心协力往中心拉拢。十几分钟后,一栋三立二间的木结构房屋骨架拔地而起耸立在人们面前。群情振奋,欢呼雀跃,年轻小伙子们机灵地点燃了早已准备好的鞭炮。鞭炮声、欢呼声声震十里,这就是三十多年前我家新建房屋时的情景。

新房子的骨架立起来算是完成了一件大事,但对于整栋房子来讲,房屋骨架的工程量只能占整个房屋结构的很小一部分。要将房子的墙体、楼板、瓦顶等装修完成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装修时间的长短主要根据家庭经济情况决定。在农村,一般是省吃俭用节约钱,有一点钱就往房子装修上添加一点。二十多年后,为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我家将木结构老房子拆掉重建了钢筋水泥结构的三层楼房。直到老房子完成了其一生的使命,其中有一间房子的楼板还没有安装完成,可见建一栋房子要凝聚一家人多少的心血。

我家的木房子是三立两间一楼一底结构,在农村也算是大房子。为了修建房子,父母尝尽了人情冷暖,付出了艰辛努力,其中的辛酸苦辣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体会到。特别是母亲,在一无所有的条件下,作出修房子的决定,很佩服她的勇气和决心。当然,还得感谢曾经帮助支持我家建房的亲戚邻里。

九十年代初,随着妹妹的出生,在不到五十平米的狭小房屋里,我们一家五口人生活在一起显得非常拥挤。母亲下定决心,一定要建两间属于自己房子,她为自己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可是家中没有半点积蓄,要建新房谈何容易。

建房子使用的建筑材料大部分为木材,其次是砖瓦,不需要钢筋水泥。有森林就可以砍伐木材,有泥土就可以烧制砖瓦,条件是可以创造的。我们家没有森林,但远点的亲戚家森林比较多。由于交通不便,木材不能外运卖钱,他们林地的木材除了用作燃料之外没有其他太多用处,只要开口向他们讨要一点,一般不会遭到拒绝。但是,建房子所需要的木材数量巨大,任何人再豪爽大方也不可能给太多,只能多向几家人开口要。最终在亲戚朋友们的慷慨帮助之下,建房的木材来源问题得到解决。

赠送我家木材的有大河村、大垭口村、百花村的亲戚,距离我家都比较远,并且分散在三至四个不同的地点。其中,最远的大河村距离二十多公里,大垭口村十几公里,百花村也有五公里。砍伐和搬运木材的工作由父亲一个人承担,过了农忙季节偶尔也会请一些亲戚帮忙搬运。父亲一个人大半年的时间奋战在距离镇上二十多公里外的大河村,全力砍伐建房需要的柱子、房梁、挑臂、瓦格等材料。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经过大半年的不懈努力,建房所需的材料终于准备到位。一根根数百斤重的原木通过人力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即将要建房的地基上。

从大河村到太白镇政府驻地空手步行单趟就需要六小时,途中要翻越蜿蜒崎岖的山路峡谷。父亲和帮忙的亲戚肩膀上要负重数百斤,共同协作搬运木材。他们每天起早贪黑连夜奋战也只能搬运一趟,建房子所需的木材总量达数百吨。用现在的思维根本无法想象他们会有如此大的意志力来完成这项艰巨的工作。

原木运到地基位置后,要邀请木匠师傅把木材做成各种横梁、立柱、卯榫等建筑构件。每天六个木匠同时开工,有些时候要十几个人同时配合,对木材塑形、卯榫、分类以及计算部件需求量。

立柱子的位置称为“基脚”,基脚可用水泥拌上二指石头做成方形石凳。与古代木结构建筑一样,家庭条件较好的可以用上好的石材雕琢成圆形或方形石凳,雕龙画凤,气派非凡。

农村的木结构房子按建筑面积大小可分为三立二间和四立三间,三立和二立都是指立柱的数量。这种建筑规模的区别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在旧时代,农民家庭一般都有两个或三个以上的儿子,儿子结婚后要与父母分家居住。分家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分房子。四立三间的房子可以分为三个家庭居住。三立二间的房子可以分为两家人居住。俗话说,子女多了矛盾多,这种建筑格局的房子在分家时很容易平均分配,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家庭矛盾。我家新建的房子是三立二间结构,对于只有一个儿子的家庭已经是很奢侈的了。

近年来,钢筋水泥结构房屋在农村流行起来,短短数年时间,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钢筋水泥框架结构或砖混结构的房子专用术语称为“建房”或“修房”。自古以来在我们农村建木结构房子的专用术语称为“起房”、“立房”和“抽房”(抽,地方话以为推、拉之意)。在农村起房或乔迁新居都要选定良辰吉日,良辰吉日由道教先生或风水大师通过问卦占卜的形式确定。

起房的日子确定下来后,亲戚朋友之间要相互奔走相告。木匠师傅准备好所需元件后,各就各位,每个木匠师傅负责一根柱子。由资历最老的师傅担任掌墨师,负责在中柱位置发号施令和协调指挥。其他需要施重体力的位置则由来自村里的青壮年男子负责,人数在一百人左右,每个位置都有一根小孩手臂粗细的绳子用于拉拢,每根绳子由十人左右负责。位于中间最高的柱子称为顶梁柱或中柱,掌墨师在发号施令前,要在顶梁柱上放上大红公鸡,柱子顶端绑上绳子,由十几个青壮年男子抓紧。

在起房前,木匠师傅要祭拜木匠始祖鲁班大师,仪式中要从早已准备好的大红公鸡的鸡冠上拔出几根鸡毛,破血将鸡毛粘在宝剑上,血祭宝剑,挥舞宝剑,念经祈祷。完成宗教仪式后,只听老师傅口中念念有词,随着他手中的宝剑指向天空发出号令,起房正式开始。

大家随着老师傅的口号节奏,手拉大绳,顶梁柱缓缓升起,大红鸡也随着顶梁柱高悬空中,鞭炮声响起,邻居数百男女老少齐声呐喊,鞭炮声、呐喊声,声震数理,大公鸡在空中稳如磐石,处乱不惊。

中柱立起来,前梁柱、后梁柱也应声而起。立柱稳固后,只见地上的师傅们抓住柱绳子一端腾空而起,几跨步飞跃到柱子顶端,迅速将下面递上来的横梁连接好,再将各个卯榫固定,连续十几分钟之内木匠师傅们都在绳子的作用下来回飞舞,玩弄着高超的杂技表演。

不出一小时,一栋房子的主体框架就展现在人们面前。随着帮忙的亲戚朋友们欢快的离开后,木匠师傅们继续抓紧时间调整水平线、加固卯榫和安装瓦格。

房屋底层梁柱之间用烧制的火砖填充,上层用竹篾编织成规范整齐的格子填充,房顶用青瓦封顶,砖和瓦都是沿用秦砖汉瓦的传统烧制技艺完成。这些后续的工作,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完成。

新房建成后,在附近亲戚家赊了一点青砖和瓦片,再找了一些玉米杆、小麦杆作为材料,围成了一间二十平米左右的房间用来居住,几天之内我们就从老房子搬迁到属于自己的新家。

冬天屋子外面刮着大风,屋里和屋外相差无异。夏天,天上下着大雨,总要准备很多盆子、坛子用来接房顶漏下的雨水,有时接盛雨水的工具不够使用,睡觉的床铺上也淋湿了,只能将身体在床上卷成一团忍耐着坚持到天亮。

我家现在居住的位置,二十多年前还是庄稼地,方圆数百米没有一户人家。我家最早在那里修建房子,属独门独户,后来经过近三十多年的发展,新建的房子已经连成一片。木房子也完成了使命拆除重建,新房子如雨后春笋般建起来。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27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