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大学教师火锅店老板他

2022/5/16 来源:不详

儿童会有有白巅峰吗 http://m.39.net/pf/a_6687575.html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春耕秋收,四季韶华

三月春光好,暖湿亚热带季风吹过,属渝东平行岭谷区的梁平区开始在田地里“书写文章”。

3月28日上午,仁贤街道仁贤村四组田垄间,梁平区区委书记钱建超正在这里进行第二次专题调研春耕生产,和休息的农民算账聊收成。

“大豆玉米复合种植,能带来多少收益?”钱建超问到。

“初步预算,能提高50%。”种植户们指着田里的播种机说:“机械化,让我们种田更有干劲。”

“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推进,宜机化要深入,还要做好农业‘接二连三’,农产品提质增效,提高附加值,让大伙增收看得见。”钱建超掰着指头数人头,“我看现在的年轻人多了,咱梁平的农业发展,储备力量在增加。”

“新思路,新方向。”接话的是兰显发,负责梁平区的农机推广工作,“村里回了年轻人,故事多得说不完。”

田野出新章

起承转合从他们开始

视频:布·视觉/徐雯瑄余林骏熊伟拍摄徐沁康剪辑

“老技术”与“小技术”交锋“咱用收益说话”搞农业已经四十一年的兰显发是个实诚人,当地的农民都认可。看到他来了,罗先华跳下拖拉机,带着疑问向兰显发咨询。

“兰老师,我这是第一次搞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快来帮我把把关。”罗先华从年开始从事农业种植工作,13年的磨练,让他在农机社会化服务方面驾轻就熟。

兰显发向农户传授耕种经验。受访者供图

四十一年的“老技术”和十三年的“小技术”,蹲在田埂上聊了起来。

“您说的这个高标准农田,有啥好?”罗先华坦言自己耕地、播种十几年,最近几年反倒不会种了。

“就我个人的理解,高标准农田的打造,就是在‘可持续’三个字上下文章。”梁平区的耕地数据,兰显发十分熟稔,“梁平区现在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近66万亩,其中集中连片30万亩,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了92%。但如果加上旱田,就只有65.7%。”

兰显发掰着手指头开始算账,高标准农田的打造,不是一阵风,更不是“撒面面药”,而是一套系统的更新机制,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向土地要收成。

“现在小罗一年的作业面积是亩左右,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后,土地连成片,大机械直接开进田,少说作业面积要增加一倍,收入也会从现在的十几万,变成几十万。”

听了这一番话,罗先华眉开眼笑,“在梁平区当农民,有奔头。”

梁平区一丘丘蓄满春水的水田,在朝阳的映射下美不胜收。熊伟摄

商人归田“

罗先华这边笑声一片,隔着马路,陈川从旋耕拖拉机上跳下来,加入了讨论。

陈川的故事,还得从身后的拖拉机说起。

陈川驾驶农用机械。余林骏摄

近年来,梁平区建立农机购置(报废更新)补贴农业农村、商务、财政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落实“机具购置—补贴公示—购机核实—补贴审核”工作要求,全区年均补贴农机具余台套,兑付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余万元,借着东风,陈川好好地置办了一套“装备”。

3年前,陈川是名从事蔬菜、粮油生意的商人。陈川回忆,经商就是打通渠道,做生产端和消费端的桥梁,“很轻松,日子过得也安稳。”安稳让陈川有了更深远的思考: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让粮食这个行业安全。

“我想换个赛道,不做桥梁,当‘地基’。依托梁平区推行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我准备将‘宜机化’进行到底。”

“我们梁平区连续3年开展水稻无人直播、插秧机改装直播和大钵毯状苗机插示范,突破水稻播种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以粮油产业为主导,大力建设农业现代示范区,示范区内水稻机耕%。”

梁平区的农业发展,让陈川看到了未来,“我去年的毛利润在90万元左右,随着机械化的提升,还能达到万元。”

大学教师下山回乡端稳“土饭碗”

“人要种块地,心才安。”邓中念叨着长辈的口头禅,自己也成了“开荒人”。

邓中曾在大学教书,会计学讲得深入浅出,很受学生欢迎。但一次回乡探亲,看到良田撂荒,唤醒了他的乡愁。

用积蓄盘下山地,育出核桃林。“核桃树,要养三到五年,这意味着最少三年里,只有支出。”邓中坦言,吃了没有经验的亏,山里种核桃,能不能结果都是未知,“60万的亏损,晚上睡不着觉。”

“搞农业,不能上山,人力成本高,不利于机械化。”邓中做出决定:下山。

梁平十万亩级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余林骏摄

赶上梁平区围绕粮猪菜保供产业柚竹渔特色产业发展、农业节本、农民增收三条主线,狠抓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支队伍的东风,邓中把筹码押在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上。

这次邓中给自己的新职业做了规划,要想让农民看到社会化服务的优势,就要有样本。于是承包了0亩土地,用机械化、智能化的种植手段,打造出“邓中牌”样板田。

邓中操作无人机。受访者供图

机械化翻田,无人机播种,几个人的团队,掌控着千亩良田,村民、种植大户纷纷上门寻求合作,邓中知道,这步棋,走对了。

一季结束,收益定格在几十万,邓中很惊喜,一方面,依托于梁平区对农业的支持,社会化服务这条路能走,另一方面,扎根农村,大有可为。

火锅店老板的新天地夫妻档种出品质粮

7年前,唐文平是一名讲师,妻子赵兴玲经营一家火锅店,家安在了温州。人生步入新阶段,回乡陪伴老人的想法逐渐浓重,于是两口子舍弃打拼出的“小天地”。

“别人能种地,为啥我不能?”赵兴玲是个爽快人,“你从小连锄头都没碰过。”唐文平嘴上打趣,心里却佩服妻子,“换一种活法。”

赵兴玲查看水稻秧苗培育情况。余林骏摄

年,两口子接管多亩地,听说紫米能赚钱,一头扎在田里。就在这时,梁平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罗绍岳找上门建议:“紫米的销路不稳,赶紧撤出来。”

罗绍岳从事农业几十年,判断没错。月上树梢,两口子坐在院子里,从头复盘。

年,唐文平再次回归讲师职业。“欠下的账,得还。”赵兴玲却不服输,“别人能种成功,为啥我不行?我偏要种,还要种得好。”在罗绍岳等专业人士的帮助下,赵兴玲开始种植水稻、油菜。

如今,还了账,还扩大了种植面积,赵兴玲手握亩良田,成了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一次,在梁平区农业农村委推送的“服务周报”上看到,梁平区正在围绕粮油产业,打造“万石耕春?丰味梁平”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创建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重庆名牌农产品,“我也要搞,农产品提质,才有竞争力。”

在梁平区农业农村委的帮助下,赵兴玲申请无公害认证,申请绿色农产品认证,申请品牌“娘佳”,谐音:良佳,取良田出佳品之意。

梁平区上万亩稻田满灌春水。熊伟摄

一晃7年过去,赵兴玲赤脚,蹲在田里查看秧苗的长势,“你看今年的苗子,长得多好。但最近种植水稻,遇到点波折,农肥涨了0多元。”

“咱就单纯地负责种植、销路,中间的环节,找社会化服务。”

听了唐文平的想法,赵兴玲又念叨:“区农业农村委给咱牵线,和四川达州签了订单,按照订单种,和梁平区储备粮有限公司的模式一样。”

“这是好事啊,钱建超书记说,农业要‘接二连三’,咱这个订单农业不愁销路,用品质换效益,就是‘接二连三’的体现。”唐文平畅想,未来,一万亩良田都要打上“娘佳”的标签。

眼下,春耕正当时,年轻农人的故事,已经谋篇布局,等待丰收来做结尾。

大豆-玉米分控施肥播种机。余林骏摄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梁平农业农村有哪些新气象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在希望的田野上有所作为一起来了解↓↓↓

梁平春耕三变

一变丨很少人打堆

“儿时关于春耕的回忆,是亲朋近邻都来田地里帮忙,耕地、打窝、育种……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现在偌大的一个村庄,也只需几台拖拉机。”在梁平搞罗非鱼“鱼稻”共生养殖的龚来兵,一个电话就搞定了今年平整稻田备种的事。

近年来,梁平鼓励村民聘请专人使用大型机械平整农田,不仅有效减少了村民打堆作业的现象,还大大提升了春耕的工作效率,真正做到防疫、春耕两不误。

“现在种粮,可不能再靠人力去堆,肩挑背磨下苦力气的日子正在成为过去时,要不我一个女娃家再能干也种不了几亩地。”说这话的女青年叫赵兴玲,她回乡前的身份是温州一家火锅店的老板,现在种了多亩地。

赵兴玲回忆,儿时家里4亩多水田,光是插秧一项,就要五六天时间,几天下来家里人都累得直不起腰杆。现在如果是无人机直播,一个小时就是几十亩。即便搞机插秧,一个小时也是好几亩。

去年,梁平成功创建“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农机总量超20万台套,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5.7%,其中水稻机耕、机播、机收分别达99.5%、71.6%和97.5%,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2%,位居全市第一。

二变丨很多青年人

“这是我们全区,乃至全重庆马力最大的拖拉机了,在我们这里干农业当农民还得是青壮年。”种粮大户陈川流转了多亩土地,他对自己刚购买的一台东方红六缸拖拉机爱不释手。

从做蔬菜、粮油生意到最后回乡种地,还成为种植大户,陈川最大的底气在自己年轻什么都可以学,他是梁平第一批本土培养的拖拉机手。如今梁平春耕大地上不管是机械化耕种、精细化管理还是科学育种、智慧改造等,种地的大部分环节都离不开技能、知识、科技的力量,也只有年轻人才能胜任,田间地头更多的是赵兴玲、陈川这样青春绽放的身影。

“因为后继有人,我一天也不多呆,准时退休。”还有半年就满60的农技专家兰显发说,正是因为有青春的力量的保证,让干了41年农技服务的他可以安心退休。兰显发记忆中儿时的农业机具只能抽水、打米,数量少速度还慢。

今年春耕期间梁平投入中大型拖拉机台套,作为保障梁平集中区域10余家大中型农机经销企业,组建成集农机展示、营销、维护为一体的“梁平农机大世界”,为区域农机展示,机手购机搭建了良好的服务平台。全区从事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合作社45家,在机耕、机插育秧、植保、烘干等环节年均开展社会化服务面积达万亩(其中跨区县服务3万亩)。

三变丨农田受追捧

近年来,梁平区开启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农田小并大、短变长、弯变直和互联互通,原本丘陵地形上的“巴掌田”,变成了适宜农机下地、高效作业的高产田,种田“钱”景可期。这些整治后的农田,很受农户追捧。

为了公平,不得不采取“招投标”的方式。邓中就是参与竞标的几十个大户之一,去年他又精打细算,报出了元/亩的价格,集中流转了0亩水田。农田经过了整治,不像过去三五分一块田,而成了平均5亩以上的大田,可以全程机械化,节本效果明显;二是规模种粮,统一了稻种和种植标准,品质有保障,稻谷销售价一斤能高出6分钱以上,1亩地又能多收六七十元。

近年来,梁平不断延长机械作业线路,大力改造零乱地和巴掌田,全区累计实施农田宜机化改造面积超24.6万亩,今年计划再宜机化改造4.8万亩。

来源重庆发布人民网重庆频道

责编周旋审核曾钰洪

大家还在看

“一江碧水向东流”主题宣传报道策划会在梁举行

从“会”种菜到“慧”种菜!带你揭晓梁平农业的智慧密码→

优秀!医院在这项评价中荣获全市第一名

梁平区气象局年3月31日15时

发布未来48小时天气预报

31日晚上到4月1日白天,小雨转阴天,9-14℃

1日晚上到2日白天,阴天到多云,7-18℃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3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