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百年演变史中的4有青年

2023/1/6 来源:不详

要说文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当年元朝引进藏密的时候顺便将佛珠的制式变得更加“潮流”化。不仅是信仰也是一种装饰,也是一种消遣。一直延伸到清朝,闲散王爷们终于将文玩发扬光大!朝内朝外,手串与核桃不离手,同期也开启了许多文玩的先河,比如核桃、料器、扳指、鸟笼、鸣虫等等。正可谓“夏有虫音,冬观雀”,一派怡然自得,乐的悠闲。

之后便是动乱的历史,人命难顾,何谈玩乐。勿说文玩,多少皇宫瓷器古董流落民间沦为腌菜大缸。盛世古董,乱世黄金的道理再次被印证,而排在古玩之后的文玩自然难以顾全,就如此的沉寂了百年。

改革开放之后人们也大多把目光投向了古玩市场,当时还有国营企业每周开店售卖各种“古董”,一个月工资几十块钱,有些人就拿出一半来做收藏,买点盘子买点碗,现在价格飙升,全都成了大收藏家!在那么一个古玩如此兴盛的年代,文玩自然难与其争辉,好在还有大院的老头们没事搓俩核桃预防脑血栓,也算没把文玩彻底落下。

直到近些年来古玩终于演变成一般工薪阶层难以触及的层面,变成了只有少数人能拥有的“玩具”。但是祖辈们收藏的基因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脊髓当中,无论是否信奉佛教,许多人仍然愿意以盘玩念珠或搓捻核桃为乐,于是大家把目光投向了那些更加“平民化”的物件上。

比如石中美者“和田玉”,从九十年代初到20世纪就有很多人开始刻意的搜集。这些人都是有长远目光的先行者。国内国外玉石种类繁多不下百余种,唯有“和田玉”在我国历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在当时许多小青年们在地摊捡核桃的时候这些人就已经远赴新疆,做了第一批采玉人。而如今这批人全都成了“奇货可居”的大佬!当年河沟里挖出的玉石如今随手都能换车换房,这些就是文玩里的有“眼”人!

中国文化中君子以玉自比,玉石占有如此重要的市场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谁会想到小小的草籽最后也发了家?

金刚和凤眼这种产自尼泊尔的种子在06年的时候还无人问津,当时我记得潘家园一串五行双龙才80多块钱,临了还得找补您点东西,因为这东西不让人买走也让虫子嗑了。但就有这么一批耳朵“灵光”的人,听说经书上有记载这是念佛圣品。就给这平常的树子包装成了法器!仿佛每盘捻一次就能增加一分“福报”,别的树子还不行,就得这金刚和凤眼。因为人家可是经书上点名道姓“钦点”的菩提子......由此作为先河,这批文玩界里的有“耳”人便将这各路菩提子推向了文玩的顶峰。

仿佛从14你那开始,大家都会讲起了故事,而且故事还生动曲折。记得有一个北京爷们能给自己身上披挂的每一个“玩物”都安上一个不凡的来历!一个平平常常的松石把件都能说成是当年老佛爷的贡品。又或者把一个20块钱的“藤镯”转换背景说成是当年自己在西藏扔下半条命登雪山亲手摘的。

在这些嘴大无边的“爷们”口中路边随处可见的石子都能变成天外来客。终于这些有“口”的文玩人凭借着自己夸大的演说能力给自己推向了娱乐界的风口浪尖,摇身一变成了各路大v,最后捞了个名利双收。

还有不得不说的是近些年各种文玩“大手子”们蜂拥而起,只要搓了两天核桃都敢自称是“老师”。随便起个名字就是xx文玩专家,不干别的,就给你鉴定东西。

要有什么不懂的东西拿给他看,基本流程是上来先是放大镜左右看一圈,然后又摸又闻又舔,其实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便随口胡诌两句就说你这东西不行,最终的目的其实就是忽悠你在他那买点东西。

这些人的鉴定技巧都是跟电视剧里学的,比如人家古董专家闻气味能辨别出来是否人工做旧。而这些人也有样学样,什么东西都要拿鼻子那闻一下,仿佛他们的鼻子就是鉴定仪器,灵敏度堪比“哮天犬”。

这就是新兴文玩界的眼、耳、口、鼻四“君子”,列为自行对身边人群对号入座。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29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