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许知远也加入了文化商人的自救蓝鲸

2023/4/15 来源:不详

投稿来源:首席人物观

孤岛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的自留地,时间封印于此,有人兜兜转转过后决然离去;有的人抹去记忆,再用崭新的姿态挖金;有的人流连于此,定期朝圣,将灵魂永久安放。

“单向街”就是许知远的孤岛。今天,他又一次发声,为的是拯救这座孤岛。“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把我们打得措手不及......我们不得不发起这次自救众筹活动,借助读者的力量一起撑住书店。”

作为文学与精神的流放地,过去十五年,单向街书店在北京历经多次流浪。从最初的圆明园迁徙至蓝色港湾,而后迫于租金压力,继续东游,最后,在朝阳大悦城落了脚。

“那时,我们都刚辞职,无所事事,喝得醉醺醺。纯粹出于一时之兴,我们决定开设一家书店。”许知远很快如了愿,那一年,他29岁,或许也未曾想过,自己要开启一场怎样的漫长流浪与理想捍卫战。

好在,这片属于文化商人的战场上,他并不孤独。

01

-“我是挺可怜那些正在唱挽歌的人,就是你怎么还能这样浪费生命呢?”

-“我就是唱挽歌的人。”

这场对话出自年第一季《十三邀》的第一期,罗振宇成为第一个受邀者,而那个自诩唱时代挽歌的人就是许知远。

不合时宜是许知远标签。这首时代的挽歌,在二十年前,就早已在许知远心中奏响。

年,许知远创办了一本校园杂志,取名为《微光》。“文学、音乐、理想无所不谈,除了微电子。”杂志定价3元,内容颇为先锋,矛头不时指向日益世俗化的北大校园生活,结果,仅仅出版四期,就被校领导勒令停刊。

许知远很失望。

他从高中就开始向往北大,这位大院子弟的高中老师是孔庆东,北大毕业,师从钱理群。课堂上,孔庆东不惜将所有的褒赞之词都献给北大,当他朗诵朱自清那首《荷塘月色》时,许知远听醉了。

然而,几年之后,北大学生许知远立于校园之中,环顾四周,只觉得陌生。

滚烫的五四时代已成历史,热烈自由的理想与浪漫诗意亦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务实的功利主义盛行——这所学校里最重要的系居然是光华管理学院。

年,许知远提交了休学一年的申请。

他开始写作,希望像李普曼那样用文字影响世界。他加入了一家小型创业公司,想做线上版的GQ。那是第一波互联网创业潮兴起之时,北大东门的雕刻时光咖啡店里,年轻人谈论最多的就是:我要做一个网站。

在那家创业公司度过可能是人生最快乐的三个月后,许知远离职了——互联网泡沫席卷全球,公司账户没钱了。

他终究没有成为随波逐流之人。

以笔为武器,他找到了最适合自己驰骋的战场。他做记者,写书,做杂志,开书店,逐渐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

年元旦,许知远和吴晓波、于威、覃里雯、张帆等人合伙创办的单向街图书馆在圆明园东门开业,书店名字取自本雅明著作《单向街》,后来以高品质图书和沙龙著称。

许知远曾经对其有一段描述:

“直到天花板的书架有30米长,大约需要20分钟,你才能从这头走到那头。如果你赶上阳光明媚的日子,在此过程中,大约十束阳光会暖洋洋、懒洋洋地打到你身上。冬日里晒晒太阳,夏天露天坐在院子里,听莫扎特,喝啤酒,看迷惘一代作家的作品,身边偶尔经过像春天一样的姑娘。”

很长时间里,单向街就是许知远内心对现实的投射。

这位前记者对商业并不敏感,他在年就与马云喝过咖啡,但当时他完全不理解阿里巴巴的业务,只记得对方口才极好。他的记者生涯并不长——他很快厌倦了新闻的碎片与短暂,此后便开始花更多时间,去寻求更加辽阔与深沉的表达。

《十三邀》便是这样的存在。

这档由单向空间与腾讯新闻合作的访谈节目,主打便是许知远看待世界的视角,或者说,偏见。当这位执拗文人用略显尴尬和笨拙的方式与嘉宾展开对话,争议随之而来。

以对话李安为例。许知远预设李安温和的性格会妨碍他做出更深的探索,但提问时,他并没有表述得足够清楚,结果便是,李安绕过自己,从电影的留白之美谈到创作的平衡感。双方像是处于两个不同的对话频道。

类似的尴尬还有很多。

许知远不爱迎合。《十三邀》中,他在不讨巧中也实现了信息的传达。他将自己的困惑、焦虑以及与时代的碰撞公之于众,在直接对抗和交锋中,完成了个人思想的呈现。

深邃思想与互联网带来的碎片化趋势显示是格格不入的。好在,尽管许知远没能改变潮水的方向,但潮水也未能将他淹没。

02

“这是一个需要想象力的年代,一出长达百年的复兴大戏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

年初,吴晓波坐在能俯瞰京杭大运河的书桌边,为新书《激荡三十年》写下了结尾。

讲述财经故事的能力让他在那年频频北上,以央视特约评论员身份,成为梅地亚中心访客中的一员。

在那里,他认识了节目策划人罗振宇,后者胖胖的,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时常口若悬河,拯救一场场枯燥沉闷的策划讨论会——这在斯文传统的江南文化人吴晓波看来,简直就是化腐朽为神奇。

他们最终在纪录片《激荡-》项目相遇。改革开放三十年,第一财经频道选中了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以此为基础拍摄纪录片,罗振宇担任总策划。

《激荡-》核心团队:曾捷、章茜、吴晓波、罗振宇(从左到右)

罗振宇在拍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与专业,让吴晓波对其心生赞许。

他解决了一个关键问题:找人。

这部纪录片预算只有万,拍摄时间仅4个月,而书中提到的人物都是知名企业家、经济领域杰出人物,约访难度大,时间也太紧张。

僵局之中,罗振宇探出方案:放弃当事人,转而采访和他们有过交集的旁观者。比如操作柳传志的篇章,就找对他进行过深度访谈的资深记者。他们将此列为风格,“甚至在可以采访到本人时,我们也坚决绕开。”

无奈之举却成为制胜之招。

第三人视角的讲述,让这些大人物的故事变得更加真实动人。吴晓波后来评论罗振宇,“这真是一个天才的‘方法论上的革命’,它把拦在眼前的难题都变成了马其诺防线,一旦绕开,豁然一马平川。”

罗振宇向来擅长另辟蹊径。他总是在以果断、决绝的方式和旧秩序决裂,以义无反顾的姿态一头扎进新浪潮,致力成为浪尖上的那个人。

在成名之前,他已经清楚看见成功的模样——黄金时期的央视无疑是整个国家最有实力的名人制造厂,担任《对话》栏目制片人期间,罗振宇眼见央视造出一批批成功主持人,他们参加一场商业剪彩的报价就是一二十万,名利唾手可得。

罗振宇是这成功的制造者之一。

他很强势。录制《对话》时,只要他在场,主持人的开场白和结束语都要由他来组织。他曾经在年的一篇博文中写道:在10年的媒体从业经历中,我通常身处幕后。工作中常用的心法,就是力求「灵魂附体」到主持人身上。

显然,他认为自己贡献了成功的灵魂,但其中是否存在意难平,外人无从得知。很难说,他在后来的那些加速奔跑,有多少动力就来自于当年的失衡。

他最终选择了离开。按照他后来在《十三邀》提到的,因为得罪当时领导郭振玺,罗振宇在央视“混不下去了”。

走的时候,他没有名气,也没能解决编制和户口。他没有回头,纵身一跃,跳进了这个商人改变世界的时代。

03

罗振宇尝到了成功的美味。

年12月21日,《罗辑思维》在优酷上线,单机位拍摄,罗振宇独自上场,不时露出弥勒佛般的微笑,以松弛状态谈笑古今。一年后,这档成本极低的节目总点击量突破1亿。

他还在同一天推出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42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