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坚守,600亩荒山变绿洲网信河北

2025/3/14 来源:不详

刘军连门诊时间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3/yuyue
00:29

山脚下大片的核桃花垂满枝头,粉红色的桃花、杏花竞相开放,一群‘溜达鸡’在果林下觅食……4月20日,在位于秦皇岛市抚宁区魏庄淼源坚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亩板栗林的山坡上,62岁的池凤英正在组织十几名工人“接树”。

池凤英正在山上组织工人们“接树”,改劣换优品种。

“这些都是‘改劣换优’的品种,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耐旱耐寒、果型好、含糖量适中、口感干面产量稳定,适合咱当地栽培。”池凤英告诉记者。

池凤英介绍获得河北省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情况。

爬山、干活,一周几乎就得磨破一双鞋子。即便农闲时,池凤英也会时常来到山上,看看自己亲手浇灌出的这片绿洲。

年,苗圃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迟凤英听说抚宁魏庄村有亩荒山要对外公开招投标,觉得生态农业有前景的她便与丈夫黄全书商议决定承包这片荒山。这一年,池凤英44岁,已进入不惑之年的她开始了新的创业之路。

从青龙请来的技术人员在认真接树。

都说创业难,对于一个女人涉足农业来说更难。刚包山时,池凤英的丈夫黄全书还在上班,“水源和缺乏技术经验是最难的!没有帮手,只能靠请工人,没钱投入,想法借贷,没有水源,挖蓄水库、打井……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首先需要解决水的制约。”池凤英说,当时大型机械进不来也请不起,就全部靠人工挖凿,而这一挖就是8年。

百亩果林即将披上绿装。

她曾打了五眼井都不出水,成了废井,有人给出了结论:这里根本打不出水来!不甘心的池凤英四处打听,从吉林请来了相关水文部门人员来勘查,终于在地下米处的深度打出了两眼水来!“这两眼井仅是勘探费就花去20万元。因为这里太缺水了,我在给合作社取名时特意用了‘淼源’二字,意为水多之意,因为的确太不容易了!”池凤英感叹道。

准备建有机肥化粪池场地。

65岁的老伴黄全书说,当初开荒,多的时候要请30多名工人,工人开工钱,买树苗用钱,还有两个孩子要上学……处处需要用钱!为了这亩荒山,除了家中的积蓄全部用上,又陆续欠债60多万元,到年果林渐渐略有盈余,债务才逐步还清。

国家扶持的重点灌溉项目。

18年过去了,池凤英用执着和坚守,把昔日百亩荒山秃岭变成了一片绿洲。目前,山场已经全部实现果林绿化种植,板栗树有2.8万多棵,棵核桃树1.5万多棵,共有近50个板栗品种,同时,还套种有部分桃、杏、苹果等果树。淼源坚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现已成为抚宁区最大的板栗种植基地,也拥有了河北省清香核桃种植基地、河北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淼源示范基地等多个头衔。

计划完善水库设施,搞搞游园垂钓。

说起下步打算,池凤英还有很多想法:准备给亩果林全部打上围墙搞林下养殖,利用有机肥自然肥林,真正实现生态农业目标;完善水库设施,搞搞垂钓;计划建个有机肥化粪池项目;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对板栗、核桃进行纯绿色产品商标注册认定等等。此外,还有国家支持建设的三个水罐项目要协助完成。

来源丨秦皇岛日报社全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89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