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高山古城和盐店古城之前,还有哪些古城

2023/3/13 来源:不详

先民吃什么呢?回答是以水稻为主食,驯养有猪狗。在大邑高山古城生活区域的发掘中,发现有一处堆满陶器的灰坑,被考古队员称为“宴飨坑”,即先民举行聚餐仪式的场所。这里出土猪的头骨、狗的肋骨、鱼的鳃骨,说明当时先民已经将猪、狗动物驯化,并作为食物,开始了捕鱼或饲养鱼作食用。通过这里水稻、黍、粟、薏米、苍耳等植物的种子鉴定,水稻能够占到90%的比例,说明水稻是当时先民的主食。

这些现象,进一步证明大邑高山古城遗址的文明受到长江中游的相视同源现象。

先民怎么穿?考古发掘出陶制纺轮,表明先民已会纺织,掌握了麻丝一类的纺织技术,学会使用纺织品做衣物,穿在身上。“蜀”字的解读,就是把野生的大蚕虫放在房子里进行人工驯养,变成吃桑树叶而吐丝的小蚕虫,这便是成都平原农耕文明的起源。这里出土的纺轮,似乎与“蚕丛纵目”的古蜀国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蜀先民用什么?“奢侈品”是果盘。高山古城遗址的陶器文化相当发达,仅泥质陶就有灰陶、红陶等7种,而且陶器大量装饰有绳纹、附加堆纹、刻划纹,纹饰美观。其中,一个打磨光滑的圆盘状陶器,看上去十分精美。它的作用主要是用来盛放食物,类似于今天的果盘,应该不是普通人家所用之物,算是“奢侈品”。不过圆盘已经破碎,只剩下一半。但惊奇的是,破碎的一半竟有两个小孔,小孔是人工打穿的,推测另外一半也有两个小孔。当圆盘破碎成两半后,先民将四个孔用绳索穿起来,算是修补的一种方式。修修补补仍然继续使用,由此看见主人对它的珍视。

怎么玩?核桃随葬,或为最古老文玩。出土的3枚核桃于3个不同的墓坑,位置分别于人骨的左手边、右脚边,说明核桃是特地放置的随葬品。墓坑既然有珍贵的象牙作为随葬品,那么核桃在先民心中的地位应该不低,而且核桃凸起的纹理有明显摩擦过的痕迹,部分已经磨得光滑,应该不是食用而是一件盘玩的耍件。

文玩核桃明代十分稀少,多见于清代,而这座遗址中文玩核桃的发现,一下子将人玩核桃的历史向前推进了几千年,令人震惊

上世纪90年代,考古人员在成都平原相继发现了距今年至年的7座古城遗址,即新津宝墩、都江堰芒城、郫县古城、温江鱼凫城、崇州双河城和紫竹古城,以及大邑的盐店古城。

随后,大邑高山古城遗址的发现,被文物考古专家确认为成都平原最早的古城遗址和成都平原史前考古的新坐标,归宿宝墩文化历史早期,更加丰富了宝墩文化内容,成为“成都古城第一城”。

成都平原为全国新石器时代古城遗址分步最为密集的地区,表明这里在文明起源的多中心一体化进程中,占居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些分布成都平原各地的八座古城,远比闻名遐迩的广汉三星堆文化遗址、成都金沙文化遗址早千年,这里才是真正的古蜀文明之源,考古界、史学界把这类文化遗存命名为“宝墩文化”。

宝墩文化遗址,对探索成都平原史前聚落形态及早期文明的起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再次证明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地区,同样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由此可以否定此前的“发祥地”之说。

新石器时代是考古学家设定的一个时间区段,大约从一万多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多年至多年,又指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和古人已进入了文明。

“成都古城第八城”的大邑高山古城及“成都古城第七城”盐店古城,是川西平原“宝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把成都“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的历史,从年向前推移到年前。

其实,大邑高山古城才真正算得上成都历史上的第一城。这就是大邑高山古城的历史意义和重要文化价值,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至名归。

尾声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成都作为十大古都之一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新时代的又一轮新的发展战略中,正着力打造“三城三都”,着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大邑县按照成都市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发展战略,以“文旅大邑”为总体发展方向,以“雪山公园城市”为目标定位,着力打造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功能区,建设文化旅游名县。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山古城遗址正是着力的方向和落脚点。

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在新时代新任务的发展条件下,大邑县要“把握天府文化丰富内涵,梳理天府文化底韵,凝聚城市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充分利用高山古城、盐店古城遗址这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成都新的历史文化名牌。

作者/来源:灵鹫热门茶叶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37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