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波澜壮阔谱写雄浑乐章

2022/10/26 来源:不详

民生雨露润高原一枝一叶总关情

——图说青海70载民生沧桑巨变

听,民生的绵绵细雨洒落在青海大地,润物无声,却浇灌出民生福祉拔节成长的清脆声音。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70载的艰辛努力中,向着实现中华儿女几千年梦想的彼岸不断迈进。

看,民生的甘甜雨露飘落在青海大地,润物无形,却滋养出百姓满满的幸福感与满足感。住房、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社会保障……民生福祉渗透到百姓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个年龄段,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温暖。70载的不懈奋斗中,民生的显著变化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品,民生的清冽雨滴滋润在青海人民的脸庞上,润物耕心,让群众的笑脸绽放得无比灿烂美好。愈加多彩的衣裳、日益舒适的住宅、更加宜居的城乡环境、加倍提速的出行速度……群众生活的点点滴滴,凝聚起70载民生之大变特变,更展现出青海70年奋发有为、披荆斩棘带来的历史巨变。

民生为镜,青海用70载不懈的丰硕成果印证着这样的坚定决心:“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年,湟源县沸海公社的社员们改造山坡地为水平梯田。

上世纪70年代赤脚医生为民服务。

上世纪70年代,祁连县多隆公社的商店。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青海民族学院。

上世纪70年代环卫车辆。

开启新生活。

文化生活环境的变化。

牧民新居。

今日青海民族大学。

旅游为青海农牧区的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广场上跳起锅庄舞。

幸福的生活,快乐的孩子。

医院标准化手术室。

今日农村电商平台。

今日现代农业。

上世纪70年代,原二十里铺镇石头磊村庄廓院。

上世纪7年代,严小大队小麦长势良好,社员们在拔草。

上世纪70年代初,西宁市大堡子人民公社,妻子送丈夫参军。

年短途小客车。

上世纪70年代,西宁市三其村文化室内青年们在看报纸、下跳棋。

青海解放从这里开始……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而过积石山。

搭乘时光的列车,回到70年前的那个盛夏。人们仿佛看到,连绵不绝、惊涛拍浪的黄河水中,一个个撒拉汉子,或用羊皮筏子,或用简易木板,搭乘解放军渡河。天堑般的黄河在撒拉汉子齐心协力中变通途,十几公里的黄河上,出现了“千军万马”渡黄河的壮景。

这一刻,值得永远铭记,这一刻,青海解放迈出了第一步;这一刻,解放的星星之火燎原江源大地。

撒拉汉子帮助解放军北渡黄河。

三大渡口过黄河

年8月27日,兰州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二军五师,翻越大力加山,进入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并于当日下午四时许,解放循化县城。

韩梅亭、周文焕、马瑞斋等组织群众,牵着披红挂彩的大花牛,抬着大量的美味西瓜,手持纸质小红旗,夹道欢迎解放军入城,循化正式解放,成为我省最早解放的地区。

当夜,据守黄河北岸的马步芳新编步兵营,为阻拦解放军渡河,烧毁了乙麻目渡口仅有的两只木筏及所有木料。

其实早在之前,马步芳征调化隆、循化民团壮丁,组成了新编步兵营,布防化隆甘都一代,并烧毁了城东土门子桥、古石群峡口(今公伯峡)木桥。

至此,解放军需要渡黄河的所有木桥与船只均被烧毁,新编步兵营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将解放军阻拦在黄河南岸,妄图阻止解放军渡河向省城西宁开进。

8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王震率兵团司令部抵达循化县城,准备渡河。

8月30日,王震司令员、二军政委王恩茂、军长郭鹏,在草滩坝中村召开多名群众参加的大会,宣传共产党政治主张和民族平等团结政策,成立循化县临时人民政府,指定周文焕、马瑞斋为正副县长,主抓征粮保障供给,动员群众支援大军北渡黄河。

虽然渡河木筏及木料全被烧毁,但是这难不倒黄河浪尖上“起舞”的撒拉汉子。最后,撒拉族头人能人提出建议,从三处渡口北渡黄河,上游依次是查汗都斯乡大庄村渡口、积石镇乙麻目村渡口、积石镇草滩坝渡口。

查汗都斯乡大庄村渡口,河面宽阔,水流平缓,自古以来,都是当地群众摆渡的渡口。解放军确定部分兵力从这一渡口北渡黄河,随即说服渡口附近的大庄村、中庄村、下庄村三个村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充当解放军渡河的水手,并支付一定的报酬。

渡河时,三个村庄的撒拉族群众,将自家的木头、门板拿出来,扎成筏子,帮助解放军渡河,甚至身强体壮的撒拉汉子,坐着羊皮口袋,肩上直接将解放军扛了过去。

最后,由于解放军战士多、时间紧,撒拉族汉子索性就一人压了一个羊皮口袋,贯穿整个黄河,上面放上门板,形成浮桥,解放军战士直接从浮桥上北渡黄河。

积石镇乙麻目村渡口,循化县最大的一个渡口。当时,黄河北岸的新编步兵营将所有木筏烧毁,但是有一只木筏没有完全烧毁,村里一位有名望的老人,组织村里的青壮年,游过黄河,将没有完全烧毁的木筏带了回来,修复之后帮助解放军渡河。

到最后,解放军主力部队基本上都是从乙麻目村渡口北渡黄河。

积石镇草滩坝渡口,就是如今每年举办黄河抢渡赛的河段,这也是解放军最先北渡黄河的渡口。

9月1日,二军全体指战员从草滩坝、乙麻目村、大庄村三个渡口同时北渡黄河。

解放军赠送的锦旗。

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

今年86岁的马克功老人,家住循化县白庄镇下张尕村,老人还依然记得70年前解放军路过下张尕村的场景。

70年前,循化解放,马克功老人才16岁,还在白庄镇中心学校上学。兰州战役结束后,解放军还没进入青海境内,但循化县境内已经是流言四起。

“当时马步芳的新编步兵营到处散播谣言,说共产党是共产共妻,解放军是洪水猛兽,军队过处,尸横遍野。”马克功依然能回忆起当时的反动宣传。

不明真相的撒拉族群众,听说了这样的谣言,人心惶惶。结果,解放军还没进入循化县,群众拖家带口,纷纷躲进了深山老林,马克功一家人也不例外。

“当时,年轻力壮的都北渡黄河,躲到了北岸的山坡上,山坡上有村里的牛棚羊圈,村民们就在牛棚羊圈里生活,年长跑不动的,就躲在了黄河岸边的水磨房,也不清楚解放军到底有没有来,来了之后有没有走,谁都不敢去看看。”马克功只记得,当时在山上躲了6天,也没见任何动静。

直到有一天,一名解放军排长和二名战士上山来,向村民们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和民族团结政策,叫村民们不要害怕,尽快回到村里,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马克功清晰地记得解放军战士说的一句话,也是这句话激励着马克功,后来参军入伍,保家卫国,“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不会做伤害人民的事情。”

解放军离开山上,村民们依然是半信半疑,依然不敢回村,又过了几天,几个胆大的村民回村查探消息,看到村里家家户户完好无损,打听得知解放军已经北渡黄河,向省城西宁开进,村民们这才放心,纷纷回家。

回家后的村民们发现,家里走的时候啥样,回来的时候还就是啥样,这才相信之前到山上来的解放军战士说的话,也更加坚信“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尤其是马克功。

当时,马克功家有一个核桃园,正值核桃成熟季节,一家人忙着逃难,没来得及收获成熟的核桃,等马克功一家人回村时,来到核桃园,发现一颗核桃树的树杈里夹着钱。

“可能解放军路过时,饿得不行,吃了我们家的几个核桃,这是他们留下的报酬,算是买了我们的核桃。”这是马克功父亲给出的解释,具体树杈里夹了多少钱,如今马克功已经记不清楚了,这样一件小事,再次印证了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不拿人民群众的一针一线。

当时,家家户户都比较困难,马克功家唯一值钱的东西,是一条丝绸做的被面儿,由于走得匆忙,被面儿也落在了家里。可当他们一家人再次回到家里时,被面儿还在原先的位置,动都没动一下,足见当时解放军军纪严明。

受一件件小事的影响,让马克功更加坚信解放军就是人民的军队,22岁时,马克功参军入伍,成为了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一名武警战士,几年后退役回到村里,先后担任上张尕村大队长、会计、村主任、支部书记,这一干就是30多年。

循化解放后,农民代表参加青海省农民代表大会。

“英雄湾”里话英雄

黄河顺流而下,清水乡境内拐了个弯,当地人把黄河拐弯的地方叫清水湾,也叫“英雄湾”,因为在这里,撒拉族的英雄救了解放军的英雄,演绎了一场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

解放军北渡黄河时,军民虽然在三个渡口上扎了一些木筏、皮筏,但是每次都载人太少,进度缓慢。

于是,郭鹏军长决定征用草滩坝渡口中地主王福成的水磨船。普通的水磨都是安装在地面,从高处将水引进,利用水流动能,让水磨正常运转。而黄河中的水磨船,将水磨固定在大船上,大船固定在黄河中,船上有工人住宿的房间和储存粮食面粉的仓库,足见船只之大。王福成的水磨船经过改装,一次可容纳名解放军战士,然而用这样改装过的大船渡河,经验很少,风险很大。

对此,军首长没有让撒拉族水手参加,五师十三团二营营长柴恩元挑选了一些懂水性的解放军指战员,带着名解放军战士驾驶着这艘大船挥桨北渡。

当时的循化县正值雨季,黄河水位上涨,水流湍急。9月2日上午,当大船快要到黄河北岸时,在惊涛骇浪的拍打下,大船上新安装的大桨不幸撞折。失去控制的大船,如脱缰的野马,顺流而下,大船沿着黄河漂流5公里之后,来到了清水湾,一过清水湾,就是孟达峡,一过孟达峡就彻底没救了。

清水湾旁是竹子山,因山势陡峭,像竹子一样一节一节层次分明,故名竹子山,因当时听信马步芳的反面宣传,附近村民全部躲进了竹子山,老山巴姑因女儿马上临产没进山,就躲在了清水湾一块巨石后面。失去控制的大船一路呼救,“老乡快救船呀,救船呀!”,最后被躲在山上的村民和老山巴姑发现,村民们都害怕,谁都不敢贸然出手,还是老山巴姑第一个出手救船。

当船行驶至离河岸较近时,船上的解放军战士将引绳抛给了岸边的老山巴姑,老山巴姑抓住引绳使劲拽。但是仅凭人力要想拽住大船是不可能的。灵机一动,老山巴姑解下随身携带的皮绳,将皮绳的一头连接到大船引绳上,皮绳的另一头迅速拴在河边的一块巨石上,这才艰难地让船停了下来。

此时,躲在山上的村民也纷纷下山,解救大船上的解放军战士。随后,村民们地上搭起锅架,烧水做饭,对解放军战士表示深切慰问,临走时,解放军战士留下了随身携带的日用品,表示衷心的谢意和永久的纪念。

第二天,军长郭鹏、政委王恩茂得知此事后,立令军政治部赠送了一横一竖2面锦旗,横面锦旗是“奋勇救船全村光荣”,竖面锦旗是“英雄救英雄”,并赠送撒拉族妇女老山巴姑镜子一面,以作纪念。

为有牺牲多壮志

解放军进入循化,受反动宣传,不明真相的撒拉族群众东躲西藏。韩进帅却自始至终都没有躲藏,甚至跑前跑后,帮助解放军北渡黄河,因为自始至终,韩进帅始终相信,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

韩进帅家住积石镇乙麻目村,家境贫寒,是家中的独子。早些年,抗日战争时期,马步芳在循化、化隆抓壮丁。当时有钱人家就雇佣没钱人家的孩子,替代自家孩子上前线,家境贫寒的韩进帅就替别人的孩子上了前线。

韩进帅被编入了马步芳骑兵第八师,前往前线抗日。一次在安徽省豪州市涡阳县抗战中,韩进帅受伤,在当地一户人家休息养伤,收留韩进帅养伤的人家有一个女儿,日久生情,两人产生感情,随即结婚。

四年后,韩进帅带着妻子乘坐火车回青海,火车上生下了儿子,回到青海循化后,韩进帅继续在乙麻目村生活,五年后,到了年1月,韩进帅的妻子生了一个女儿。

8月份,当韩进帅听说共产党的军队要到循化,内心无比欣喜。因为早些年在抗战前线,韩进帅所在的马步芳部队和新四军彭雪峰的部队接触过,他深知共产党是一心为民,因此,解放军进入循化时,撒拉族群众都是人心惶惶,只有韩进帅是盼着解放军赶紧来。

解放军要从乙麻目渡口北渡黄河,韩进帅主动充当水手,护送一批又一批解放军渡河。当时渡河时,黄河两岸没有固定码头,渡河的木筏每到河边时,需要当地水手跳进黄河游到岸边,将木筏引绳固定在岸边。

来来回回护送解放军渡河,无数次跳入黄河游到岸边固定引绳,一天下来,韩进帅已经筋疲力尽,但依然没想着休息,只想尽快将解放军送到黄河对岸。

没想到,再一次跳入黄河时,木筏的引绳缠住了双脚,已经筋疲力尽的韩进帅再也没有游上来,为解放军成功渡河付出了年轻的生命,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军民鱼水情。

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上报韩进帅事迹,被国家民政部追认为烈士。具体哪一年被追认的烈士,韩进帅子女已经记不清了,韩进帅儿子手中的烈士证,是之前烈士证丢失后,年民政部重新补发的烈士证。

韩进帅的人生虽然短暂,但是短暂的人生光辉万丈,他为解放军成功北渡黄河,青海解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闪烁在西部苍穹的星辰

青藏铁路一期轨道。

岁月的长河奔腾不息,七十载的行进,靠着涓涓细流汇聚成波涛汹涌之势;

历史的巨舟破浪前行,七十年的航程,凭着滔滔推力凝聚着一往无前之魂。

这是一次寻找精神之源的采访。

在世界第三极的高大陆,自然形成的海拔高度上,隆起了感天动地的“精神高地”。在共和国最为艰辛的时岁,先驱们在自然环境极为严酷的青海高原大地上,埋下了“初心”和“使命”的种子,孕育出穿越时光,依然呈现强大生命力的“两弹一星”精神和“两路”精神等,在时间的漫长隧道中,发出轰鸣般的历史回响。

西部的苍穹群星璀璨,定格为深情的凝视和嘱托;定格为历久而弥新的家国情怀;定格为永葆生命长青和精神高度的不灭星辰。

每天有30余趟列车往来于西宁和拉萨,长达米的昆仑山隧道是整条青藏线上最长的隧道。

“奋斗是幸福的”

“我这辈子也忘不了那一天,年10月16日,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作为参与研制者,那份喜悦和激动,比别人更多一层。”

满头白发,双眼依然有神,虽然已经年近80岁高龄,厚实的腰板依然硬朗和挺拔,话语中带着浓浓的山东口音……就在8月上旬央视播出的“朗读者”节目中,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魏世杰,以平静的语调朗读了爱默生的诗作《幸福》。是朗读,更是魏世杰内心的独白。

“虽说已经退休快20年了,最想去的地方是青海,总想到过去叫‘基地’、现在叫原子城的地方走走看看。别人说我是‘两弹一星’的功勋人物,可我自己心里不这么想。当时自己作为一名年轻设计人员,比起邓稼先、郭永怀等‘两弹一星’元勋,自己的贡献不算啥!感到欣慰的是在祖国最艰难、最需要我们的时候顶了上去,为国家能大声说话、挺直腰杆出了自己该出的力。也因为自己亲历这场自力更生、勇于攀登的奋斗历程,收获了伴随一生的幸福。”魏世杰如是诠释幸福的内涵与境界。

“当时不是谁想去就能去的。去哪里和干什么自己都不清楚,都是听从组织调遣。辗转多日,火车、汽车拉到金银滩都不知道是啥地方,唯一清楚的是艰苦,但没人后退一步。”

在其后的20多年里,青海成为魏世杰的第二故乡。起初没有假期,一封只有邮票没有单位地址的家信,几经周转才寄到山东老家。家里的父母也经常收到魏世杰寄来的有限的钱款和节省出来的“全国粮票”,却不知远隔千山万水的魏世杰身在何处、干啥工作。数年后有了短暂的探亲假,父母只看到儿子比离家时黑了、瘦了,其余全然不知。

之后,魏世杰与同在这里从事设计工作的妻子成立家庭,女儿和儿子相继出生后,因夫妻二人各自承担繁重艰巨的设计工作,便将孩子送到山东老家交给老人照料。至于夫妻俩到底忙的啥?直到老人离世依旧全然不知!

“基地”完成使命“退役”后,魏世杰也调到北京工作。因为忘不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忘不了基地设计室通宵达旦的灯光,忘不了饭菜里像撒“胡椒面”般吹进的风沙……在很长一段时间,远隔千里的金银滩成为魏世杰魂牵梦萦的地方,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地方。几番想去“第二故乡”故地重游,却因年轻时全身心扑在工作上,而在退休以后想弥补自己曾经的“情感缺位”,再也难以成行。

魏世杰和妻子在青岛安居后,一家四口人总算团圆了。但他们逐渐发现女儿患有严重精神疾病、儿子患有先天性智障疾病,加之妻子年轻时积劳成疾,身患重病。魏世杰在本该颐养天年时,却成了家里唯一的“顶梁柱”。

没有向组织提出在别人看来合理的任何“正当要求”,把曾经在青海高原从事核能设计淬炼的坚韧和耐力,自觉和担当转化为一片深情,悉心照料曾经想过轻生的女儿,培养儿子的自理能力。

重病在床的妻子曾对他说:“我要坚持活着,没有了我,你该怎么办啊!”魏世杰安慰妻子:“再难也难不过国家组织咱们研制‘两弹’的艰难岁月,那时候把孩子丢给了老人,我权当给孩子补上当初的亏欠。”家国情怀、人间挚爱融汇在一起。

“……当我们以愉悦的心情去做这所有事情的时候,生命也就不断地延伸着。我们的生活并不是一种表面的生存,而是对生命深层意义的探寻……”“朗读者”节目中,魏世杰舒缓地朗诵着爱默生的诗句。舒缓地敞开了一个奋斗者的心扉。

爱国是信念,奉献是夙愿。他们的到来打破了草原千年的沉寂,数万名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用生命和智慧无怨无悔地创造着一个又一个震惊世界的奇迹。由此,我们能够深深感受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行的根本动力“,两弹一星”奉献精神是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亲历者们幸福人生的最大荣光。

新关角隧道双线正洞全贯通。

“心里装着两条铁轨”

今年62岁的张生林,曾是九十年代参与修建青藏铁路、打通老关角隧道的亲历者。

退休后的张生林,让家人陪着数次来到老关角隧道。想到在打通老关角隧道时,留在这里的50多位战友的年轻生命,最艰难的时候,两三天工地上就有一次追悼会……张生林总是难禁悲恸,泪水顺着脸上的皱纹往下淌。

在青藏铁路通车一年5个月后的年11月6日,新关角隧道建设全面铺开,历史6年后的年底,老关角隧道停用;全长32.6公里的新关角隧道启运,列车过关角山的时长由原来的2小时,缩短为20分钟,成为“世界高海拔第一长隧”。

虽然已经退休,张生林总感到心里还装着那两条铺向远方的铁轨,打通老关角隧道时的一幕幕,也总是浮现在眼前……

早在年到年,当时的铁路工程局曾在关角山开凿一段隧道,后因国家遇到严重经济困难,工程下马。年10月关角隧道复工,虽是复工,却面临更加艰苦卓绝的考验。

当时铁道兵施工人员划着竹排,从此前开凿的隧道进入。洞内严重缺氧,塌方面积大,积水严重,最深处达5米多。洞口、斜井都需清理,工作量相当于打米的新隧道。

洞内水大没过膝盖,施工人员蹚着水作业,寒冬一出隧道人仿佛就像结成的“冰桶”。洞内严重缺氧,加上水臭、腐木的气息,时常有人昏倒。一根木头几百斤扛进后需尽快撑起来,边清理边支木架,同时把沙石料运进灌注,最多时每个工班也只掘进5米。

整个隧道先后遇到10条断层带;施工过程中,先后发生大小塌方多次;洞里一昼夜涌出的地下水最多时达1万余吨……尽管高寒缺氧,艰难程度超出想象,施工的战士们全部都坚持在里面施工10多小时以上。铁道兵王友友因突发心脏疾病,在坑道里推着车就倒下去,牺牲在向前一寸寸掘进的隧道里。

年6月的一天,距隧道出口多米处突发大塌方,多立方米沙石土块从洞顶塌陷下来,把正在施工的名干部、战士封堵在隧道里。

狭窄的洞内顿时粉尘弥漫,一片漆黑,洞内人员几近窒息。与此同时,因地下水不能及时排出,水位不断上升。封堵洞内的名干部、战士面临生命危险。

当时,又因横通道也被塌方堵死,生死关头,许多战士纷纷要求承担打通横通道的任务。洞内党支部决定,由干部、党员组成突击队,承担起这项开路的危险任务。

藏族新兵多吉才让,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隧道内,摸索着把施工工具一件件收起来捆扎好。抽水机司机覃达树担心涌出的地下水泡坏机器,把上百公斤重的电动机摸索着卸下来搬到高处。有人劝他保存体力,还不知道能否活着走出去,他回答:“就是我牺牲了,也要把机器保护好,留给后面进到洞里的人员使用。”

经过洞内洞外人员14个小时的奋战,终于在52米长的塌方体上部开凿出一条“生命通道”。这时,先让所有战士全部脱离危险区,党员干部最后才从洞内撤出……初心和使命,在艰苦卓绝的年代和最为危机关头绽放光华。

年5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格尔木。

“顾好了公路才能顾上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年,十多万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团结奋斗,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60年来,在建设和养护公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

与青藏铁路并驾齐驱、蜿蜒西去的青藏公路,在年12月贯通后,就创下了世界公路史上的一个奇迹和壮举。当年慕生忠将军挥师西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万般艰难困苦中留下的“开路精神”,以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昭示勇毅和担当,激励后人和来者。

记得那是在青藏铁路通车一周年后的年夏季,为了配合纪念“天路”畅行一周年盛典,本报组成采访组沿青藏铁路赴西藏采访,途径“万丈盐桥”时稍作休息。苍莽的盐滩上,只有孤零零的一个公路养护站静静地立在青藏公路一侧。趁着一名养路女工回来取工具,短暂采访记住了她——闫玉英。

闫玉英,无疑就是一个“甘当路石”的女性。那时,她约在40余岁的模样,一身略显宽大的工装,同样宽大的头巾将头颈裹得严严实实;虽然是夏季,脸上的口罩留下的只有一双有些细长的眼睛;脚下是一双与男性没有区别的系带帆布鞋……这身打扮,在当时已经伴她走过了20多个春秋。

“作为女同志,你觉得你从事的工作辛苦吗?”今天想来,深感自己当初问得幼稚。苦,明明都摆在眼前。说是公路养护站,其实相当于闫玉英和她同事们的另一个“家”。院里摆放着拉运养路沙石的柴油“喷喷车”,一间房屋存放铁锨、镐头等各类养路工具。两间住房供轮值人员住宿,一角的坡子间是一个简易灶房,青菜等都是轮班的人员从二十公里外的格尔木市带过来。就地种菜无从谈起,周边的盐田寸草不生,就连喝的水也是一辆简易的桶状水车从远处拉过来。

“起初觉得苦,但总得有人干,慢慢地也就不觉得苦了。”记得当时闫玉英作答的口气,朴实而又风轻云淡。盐田上一马平川、无遮无拦,这里的风像铆足了劲从春吹到冬,扑到人的身上脸上不是风沙而是细小的盐粒,夏季伴着汗水融化,蜇得人火烧火燎地疼。可养路还得趁着晴天,顶着日头往前赶。

在盐田上筑起的公路,与风雪是“天敌”。看似平整完好的路面,遇到雨雪就会在溶盐后出现大小不一的“蜂窝”,危险也就结伴而来。在雪化后,闫玉英们便是连日的忙碌,往往在大雨中打着手电筒巡查路面,雨停,回到宿舍,脚下就是一摊雨水。

闫玉英家住在远处的格尔木市,只有休班才能回去。当时孩子正在上小学,丈夫也是经常倒班。回家后她总是紧着忙家务,该到又去站上时,出门总是走得很快,从不回头,因为家里窗后孩子的眼神牵扯着她……

前不久,为采写此稿,记者再赴养路站,这里已成为一个养路“美丽工区”,年轻养路工说:“闫师傅在这里干到了退休。”工区负责人介绍,从早期泥泞狭窄的盐渍土路,到如今宽阔平整的高速一级公路;从曾经的“帐篷工区”到如今设施齐全的标准化工区;从以前的“铁锨把、架子车、人拉肩扛”,到目前靠“装载机、清扫车”解放生产力,进而实现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依靠创新建立完善新型体制机制,激发巨大活力……每一个不断谋强求变的阶梯,都回响着海西公路养护人奋力前行的足音,显现出主人翁的风采、奋进者的姿态、不甘人后的赶超豪迈。

西部的苍穹浩渺而深邃。在新时代。这里群星璀璨,以初心和使命之光,辉映来路,照亮未来。

“我所亲历的青海农村改革”

青海解放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改革波澜壮阔。一系列石破天惊的改革壮举,推动青海农村体制机制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今年84岁高龄的李泽启是青海省委办公厅的一名退休老干部,退休前曾担任过青海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是青海农村改革的亲历者和参与者。长期以来,这位老人一直致力于青海农村改革事业发展。尽管已进入耄耋之年,但他仍不忘搜集、整理、积累大量相关的资料,笔耕不辍,撰写多篇关于农村改革的文章。在采访中,他始终侃侃而谈,对改革的过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联产承包责任制

打破“大锅饭”

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遍了中华大地这片冻土,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也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

自改革开放伊始,我省就始终在探寻、尝试农村改革的方案。

当时全国大部分农村围绕着集体经济,进行生产责任制改革的探索,青海也是如此。省委提出,“生产队可以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实行分组作业,联产计酬,超产奖励。”

年8月,青海省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在居住分散的山区以及少数管理混乱、长期吃返销粮的生产队,可以允许包产到户;在生产力水平很低、集体经济极为薄弱的地区也可以实行包产到户。”

此后,包产到户这种责任制形式在青海农村普遍推广,到年年底,青海农村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的生产队就已经达到99.6%。

与此同时,年11月,根据青海牧区生产力水平和牧民群众的要求,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省委下发了《关于牧区牲畜作价归户工作几个问题的通知》,决定在继续完善牲畜草场大包干责任制的基础上,积极试行“牲畜作价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经营形式。在少数贫困地区,将集体牲畜无偿分给贫困牧民经营。

年3月,李泽启随同时任省委书记的赵海峰到民和、乐都两县农村进行调查。惊喜地发现,由于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全省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积极性,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粮食产量年比年增加40%,农业收入增加49%,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元增加到元,增长了31%。乐都县粮食增产19%,农民出售农副产品收入增长51%。

两地都出现了许多不少经济效益高的种粮重点户和种植养殖业户,成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青海农村大地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年12月,青海省委、省政府决定将农村公社改为乡(镇),成立乡党委对党政军民学实行一元化领导;设立乡政府作为基层政权组织;将原生产大队改为村,建立村民委员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对群团组织和经济组织也作相应组建和调整。经过一年的努力,到年底,全省农村牧区改革人民公社体制工作全部完成。这标志着延续20多年“一大二公”、政权不分的人民公社体制的终结,加上新的经营管理体制的建立,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青海新农村奠定了体制和组织基础。

至此,青海农村改革第一步任务基本完成。

李泽启老人给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年与年相比,青海省粮食产量由90.3万吨,增长到.6万吨,增长14.8%,平均亩产由公斤增加到公斤,增长23.1%;猪、牛、羊肉由5.99万吨增加到9.66万吨,增长61.3%;农牧民人均年收入从95元增加到元,增长2.1倍。

实践证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合当时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符合广大农民的要求,是符合国情的一种农村经营管理体制。

调整产业结构

使农牧民尽快富起来

在长期的工作调研中,李泽启发现,改革开放前,青海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单一,东部农业区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又以粮食作物为主,林、牧、副、渔业很不发达;牧业区以牧为主,采集业、加工业很少。这种单一的结构,长期制约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牧民的收入也很低。

为了搞活农村牧区经济,使农牧民尽快富裕起来,年青海省委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青海农村要从‘以粮为纲’转向因地制宜,合理种植,适当压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年,青海省委在《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几项补充规定》中提出,“提倡喂养家畜家禽”“鼓励植树造林,坚持谁种谁有”“可以利用现有水面,发展人工养鱼”“鼓励经营家庭副业,从事编织、采集、缝纫等生产”等;

年5月,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再次提出,“农村要大力发展饲养业”“提倡发展经济林”“积极发展农村手工业”……

在牧业区产业结构调整上,青海省委先后提出“以牧为主,草业先行,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立草为业,调整结构,提高总增,增加商品”等,提倡走建设养畜、科学养畜的路子。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部署下,调整农牧区产业结构工作蓬勃开展起来。湟水、黄河沿岸气候温暖地区积极发展蔬菜、瓜果生产,建造塑料大棚,引进新品种,改变了青海长期以来蔬菜品种少的状况,改善了市场供应,丰富了城镇居民的菜篮子。农民饲养家畜家禽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出现许多实行规模养殖的专业户,市场肉禽蛋奶供应增加,过去城镇长期实行的凭证限量供应制度被取消。利用水库水面养鱼,使城乡居民能够吃上鲜活水产。利用荒山荒坡种树种草在全省各地普遍开展,取得显著效果。到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年占总播种面积的85%,下降到77%;经济作物面积由12%增加到19%。蔬菜面积扩大到6.7万亩,产量达1.6亿公斤,品种增加50多种。全省已建果园5万亩,年产水果万公斤。农村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业转移。

“但是改革中也出现一些问题。”李泽启老人话锋一转,原来,在经过连续几年农业丰收,特别是年全省粮食产量达到新纪录后,一些地区对农业发展的难度认识不足,对粮食生产形势估计过于乐观,出现轻农忽粮倾向,农民种粮食的积极性开始下降。

从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以农业为基础的教育。提出“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农业的领导。

到了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要求,省委、省政府提出,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适合种什么就种什么,什么效益高就种什么。

为此,全省各地调整粮食品种结构,保证粮食产量和效益稳步增长;充分利用本地自然条件,积极发展经济作物;大力发展畜牧业;发展特色经济,形成拳头产品。“浅山脑山抓油菜,川水地区种果蔬”成为农民的致富门路。

一些地方将“三荒地”划给农民种植枸杞、花椒。民和、互助、贵德、共和、德令哈等地利用水库、湖泊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包括放养虹鳟鱼、螃蟹等。实行“西繁东育”和“自繁自育”方针,鼓励集体和个人实行规模养殖,建立奶牛、牛羊育肥、生猪、禽兔饲养基地,使畜牧业成为支柱产业。

经过多年的努力,青海农村已出现一些各具特色,具有竞争力,深受消费者青睐的名牌产品。如民和的瓜果、豆类,乐都的蔬菜(大蒜)、洋芋,湟源的蚕豆、豌豆,化隆的“拉面经济”,循化的瓜果、辣椒、花椒,门源的油菜,海西的藜麦和诺木洪枸杞,同仁县的唐卡等。这些各具特色的产品,不仅满足省内消费者的需求,有的还成为出口内销的知名品牌。

青海农村经济出现新的生机。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向农业农村现代化前进

“说到农村改革,不得不提乡镇企业发展。”

让李泽启老人印象深刻的是,年他跟随省党政代表团到江苏乡镇企业发达的苏南地区进行考察,回来后将江苏农村改革特别是乡镇企业发展经验向全省进行了推广。

随后,青海乡镇企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出现乡办、村办、联户办、个体办“四轮驱动”的可喜局面,乡镇企业遍布在工业、商业、运输、建筑、服务各个行业,活跃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

从年起,省委、省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的若干规定》《关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若干政策规定》等文件,各地大力扶持乡镇企业发展。到年,全省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总值达到13.96亿元,比改革前增加28倍;总产值达22.14亿元,增加近34倍。

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从改革初期的9.9%,提高到40%。从业人员增长了5.2倍;职工工资增长了26倍,为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村脱贫致富,以及壮大地方经济,增加国家财税收入,出口创汇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

进入21世纪后,乡镇企业的概念也随之淡化。但它曾经为青海农村经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在改革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李泽启老人说,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在生产经营中遇到不少新问题,出现一些新矛盾。主要表现在农民自身力量薄弱,农产品加工、销售渠道不稳定、不畅通,出现产、供、销脱节;农村基础设施不足,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等。

针对以上问题,省委根据中央的有关精神,决定要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年3月,省委组织由省委办公厅、省委政研室、原省农林厅、省科技厅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干部组成的工作组,由李泽启带队进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和试点工作。根据调研结果,省委下发了《中共青海省委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组织下,我省农村服务体系建设迅速发展。到年底,全省累计建成县级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个,乡镇四站(种籽推广、农机服务、技术推广、经营管理站)个,牧区三结合服务中心21个,乡镇畜牧兽医站个,为农牧业服务的专业协会、学会个。广大农牧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开展使用技术培训,向农牧民传授科技知识。根据市场和农牧民生产、经营的需求,集体和个人(民营)服务网点遍布农村牧区。特别是随着国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牧区的交通、电力、电信、网络逐渐发达,为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更加方便的条件。

……

“改革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吹响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军号。”

虽然李泽启老人年就已退居二线,但他“退而不休”,始终时刻关心着青海农村改革进展情况。

采访最后,他拿着书桌上的《人民日报》和《青海日报》说,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今年4月,青海省委召开的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也指出,要把农村改革摆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重要位置……

“这让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青海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征程上已经迈出新的步伐,全省广大农牧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李泽启老人的心中充满期待。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21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