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设计罗黛诗她从植物的逻辑获取灵感,用

2023/11/12 来源:不详

她用材料与自然对话,创造出了铜的余种颜色,未来要与爱人共同构建铜的色彩王国,诉说无限的可能。

提起“铜”这一金属的色彩,我们能想到的大抵就是香槟色,毫不遮掩地散发着高贵奢华的气息。大千世界,铜难道只有一种颜色么?重庆姑娘罗黛诗给出了个缤纷绚烂的答案。

从起,罗黛诗就参加了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的驻留计划,主攻“铜着色艺术”研究与设计。还在四川美术学院攻读研究生学习工业设计时,她就在用高温加热铜片的实验中偶然发现了铜五彩斑斓的色彩,但那几抹瑰丽一闪而逝。

或许每个艺术家都是对未知敏感而好奇的。罗黛诗去问她的老师,能不能把颜色固定下来。得到的答案是,这个领域研究的人很少,或许你可以去了解一下。这个神秘的领域在国内的确是空白的,没有人系统地研究它。罗黛诗以此为方向,一股脑地踏上了铜色研究的道路。

从现象窥寻本质许是每个严谨的学者本能的反映。罗黛诗知道,铜的反应着色其实是铜与其它元素发生了化学反应,从而产生了新的物质,又在光线的作用下呈现出独特的色彩。在从生物的逻辑产生联想,她另辟蹊径,以铜作画板,用栽培植物的方式来养育铜的色彩。

材料即自然,人与材料的相处就是人与自然的相处,书本里看似简单的道理,却是罗黛诗在年走过沙漠孤地、大山深处、繁华城市才真正明白其中的含义。罗黛诗总会去各地考察,她在大凉山的夜晚听过傈僳族奶奶自己的故事,经营小卖店大半辈子的积蓄,都用来收集服饰、音乐、传统工艺等民族文化的资料;会理那位用矿石烧制出绝美釉质的老爷爷,说自己不是创作者,所有的反应都是自然创造的;深山里的老爷爷,蹲在地上吹三弦和葫芦笙,音符背后承载着的悲欢离合,让她真切感受到,材料就是他与自然对话的声音。

泥土、清竹、葫芦、金属、玻璃,从此在罗黛诗眼中,都是自然物的美妙音律,只是我们想不到去聆听罢了。

从自然中取材,用来培育铜的色彩,是她想到的方式。她以植物为媒介,用高温萃取出根茎或果实的植物原液,又加入特定材料制备的“反应液”,用绘画板的手法,制造“控制中的失控”,产生仿若具有自然生命力的色彩。板蓝根、栀子、核桃、孔雀石、赭石等植物和矿物质,都是她珍重的材料,她从中一次次“看到”自己与铜对话的可能性。

历经5年的时间,罗黛诗用不断迸发的可能,打造了中国第一个“金属色彩基因库”,填补了这个领域的空白。库中分基础色、经典色、自然色和植物色四个板块,统共来种独一无二的颜色。但其实只要改变一个变量,媒介物、反应时间,甚至是空气中的水分,铜还是会产生不一样的变化,它未知、不可控、变幻莫测。

这条不曾有人跋涉的道路,罗黛诗走来却并不孤独。年的夏天,她带着自己的作品星空系列画作参加杭州群展,邂逅了同样带着铜作品“撒旦椅”参展的广东青年谭志鹏。用铜来创作的星空,每一抹颜色都绚烂而独特,神秘地诉说着古老的宇宙。而“撒旦椅”厚重的黄金骨散发着凛冽而凌厉的味道。两个人都互为彼此的作品感到震惊。同年冬天,谭志鹏与罗黛诗共同组建了工作室“蛮蛮鸟”。

“蛮蛮鸟”出自《山海经》,传闻每只蛮蛮鸟只有一眼一翼,遇到另外一只蛮蛮鸟,彼此相遇、相知、想爱、相伴。就像谭志鹏与罗黛诗二人走到一起的故事。他做铜的“骨骼”,她做铜的“皮肤”,共同做出有生命力的家具。

年,罗黛诗的铜色基因库研究受到了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年,又获得了深圳市创想公益基金会的扶持。她想,她所做的,不单纯是为了传统工艺的复兴,还创造了新的时代语言。为此,她将建设的中国传统材料数据库,无偿提供给全球的设计师、艺术家和爱好者,推动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再生和当代艺术设计的进步。

年底,二人将家和办公室搬到了上海郊区,远离外界的烦扰,专心创作,闲来就去附近的海边散步散心。他们畅想的未来,是共同构建“铜”的王国,里面有无穷的色彩,无限的想象与生命力。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出品人│王波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王慕道首席记者│乐水

编辑│方化曹欣宇王一竹

视觉总监│杜放视频监制│李小姣设计│刘垚李心彧

除注明外内容均为正午文化原创转载请联系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64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