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到竹竿摇山核桃今天开杆一起去现场看看

2022/10/22 来源:不详

橙柿互动客户端

“白露到,竹竿摇”,每年白露,是山核桃开打的日子。

临安和淳安,是大杭州数一数二的山核桃主产区(另外富阳、桐庐也有部分),全国闻名的“山核桃之乡”。

临安山核桃的栽培史已有多年,作为唯一的“中国山核桃之都”,全区山核桃面积约57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31%,年临安山核桃总产量吨,年加工能力突破3万吨,加工量占全国的80%,目前“临安山核桃”品牌估值29.82亿元。

淳安山核桃同样也是当地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现有山核桃面积36.1万亩,其中投产面积31.6万亩,年山核桃年产量吨,年加工量4余吨,年产值8.33亿元,这里的山核桃同样松脆味甘,香气逼人。

春华秋实,此刻,两地的近百万亩山核桃林里硕果累累,只待开杆,“黄金果”落地。

和往年一样,今年山核桃开打的日子都是9月7日(白露),为什么年年“不约而同”?原因很简单:根据杭州的气候,白露之时也是山核桃全面成熟之时,品质能得到足够保证,属地政府规定日起统一开杆,可防止掠青。

和去年不同,今年是山核小年。山核桃产量怎样?品质是否会受影响?什么时候能吃到这个秋天的第一颗山核桃?价格又会如何?

今天,我们大杭州小组兵分两路,直击山核桃两大原产地临安和淳安,跟着一位临安“新农人”和一位淳安“村书记”上山……

淳安现场

今天,淳安人的“捡钱日”——山核桃开竿日!

淳安小队4:00的闹钟起床,4:30出发~

我们5点到达淳安县屏门乡大山深处的徐家庄村,村民家里的灯光已经都亮了起来,各自在自家厨房忙乎开了,蒸馒头、煮粽子、再炒上几个火辣辣的农家土菜……

项树奎一家四口正在吃早饭,有7个菜。

“四点就起来了,把今天中饭的菜都烧烧好,等下带上山就不下来了,节省时间,这样可以多打会儿山核桃。”项树奎老婆说。

项树奎今年73岁,已经种了四五十年山核桃。“年纪大了,已经吃不消打山核桃了。”项树奎说。

自然地,儿子项恒赤就成了家里打山核桃的“主力军”,昨天他和老婆从杭州赶回来。“每年都要回来的,父母年纪大了,已经吃不消打山核桃了,这次我们俩请了一个星期的假,打完再回去上班。”

再往前走走,另一户人家里正在准备晾晒山核桃,还没开杆呢,怎么就有山核桃了?

“这都是昨天捡的和一些收购来的。”项兴红说。

5:40,大家背着竹竿,伸缩杆、编织袋等工具,出发进山打山核桃了。

“为什么要这么早集合出发打山核桃?”

“这是村里的传统,大家统一清晨5点半开竿。”

“早点天气凉快。”

“早点上山可以多打会儿,等到中午大太阳热的时候就可以休息会儿,不耽误时间。”

“我们山核桃树种的高,上趟山不容易,所以早点才能多打会儿。”

……

屏门乡徐家庄村的项礼幸是打山核桃大军中的一员。

只见他“嗖”的一声爬上了山核桃树,灵巧地攀上半空,脚踩手臂粗细的枝杈,挥舞杆子,啪嗒啪嗒敲打起山核桃,一颗颗果实如雨点般落下。

项礼幸72岁的老父亲则退居“二线”,猫腰半蹲,在树下捡山核桃。

他眼疾手快,捡起果实就往挂兜里塞,树叶下、草堆中、石头边,无论山核桃落在哪里,都能被他准确地收入囊中。

山核桃树往往长在地势高的陡峭山坡上,树高从数米到数十米不等。为了采摘到新鲜的山核桃,当地果农需要爬上这些高树,立在很多只有手腕粗细的枝杈上,用竹竿将果实打落。所以当地人不说“采山核桃”,而是叫“打山核桃”。

“打山核桃也是要有一定技巧的,一要准,要看准山核桃打,不然打的就是树叶,二是要稍微抖动竹竿末端,带动竹竿头部自由抖动来打山核桃。”旁边一位“指导员”上线。

刚采摘下来的山核桃是穿着翠绿的果皮外衣的,带着几条凸起的菱角,仿佛一颗小小的绿色卫星,模样看上去甚是可爱。

屏门乡作为淳安县山核桃主要产区之一,目前拥有山核桃林面积余亩,产量预计余万斤,产值可达1.8亿。

为了全面保障好山核桃采收工作顺利进行,屏门乡发动余名党员成立“保安全、保收入”双保党员志愿队,设立林地脱蒲党员志愿岗54处,进行全天候巡逻,发布山核桃保价信息动态11条,让老百姓可以就高出售山核桃,保障收益。

有不少“积极分子”,也有不少“随性者”。   当我们上山一趟回来了,有些村民才不紧不慢地刚出发上山打山核桃。

“不急不急,慢慢来,再说今年小年,山核桃也不多,很快就能打完。”

临安现场

早上6点,因为一夜小雨,临安岛石镇岛石村地面湿滑,临安“新农人”胡向锋和父亲胡民宏推迟了上山打山核桃的计划。

“地面湿滑,山林就更可想而知了,特别是山核桃树上湿滑是没法攀爬的,否则很容易摔。”胡民宏说,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确保平安的打山核桃“正确打开方式”。

邻居们也一样,蹲在家门口悠悠地吃早饭,偶尔有上山电动三轮车开过,村民们也不急。

“目前这样的天气,大家一会儿只能上山捡捡自然落果的山核桃。”胡向锋说,这几年,临安区大面积推广张网落果技术,在山核桃林铺设大网,等待自然落果,大大提高了山核桃采摘季的安全性,而且每家的张网都有自己的地界儿,不会捡到隔壁家的山林去。

岛石镇被誉为“中国山核桃第一镇”,这里家家户户都种植山核桃,山核桃产业经济一度占到村民收入的80%以上,是临安乃至全国山核桃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乡镇。

岛石镇是临安率先开展张网落果技术的乡镇,大片山头布满了白色纱网,一旦山核桃自然落果,“白网恢恢,疏而不漏”。

“不过自然落果的周期比较长,从白露开始,可一直持续到国庆节后,前后40余天,而用竹竿打山核桃,一般15天左右就打完了。”胡向锋说。

胡向锋家种植了三四百棵山核桃树,共分5个片区,分布在海拔米到米的不同山头。

“目前我们家大约有50%的山核桃林采取了张网落果,捡山核桃就行了。其他一些零星分散山核桃树,还是要上山打的。”胡向锋说。

6点多,岛石镇的小雨渐渐停歇,村民们开始陆续上山,胡家父子也整装待发。“老爸,山核桃树湿滑,今天我们以捡和地面打为主。”胡向锋再三叮嘱道。

左胡向锋爸爸右胡向锋

“低矮处的山核桃树还是可以打打的嘛!”胡民宏打了一辈子山核桃,颇有信心。

胡向锋了解父亲的脾气,拗不过他,就搬出了家里的打山核桃神器——蜈蚣梯。这是一把高四五米,主干为单杆,两侧长满“脚”的长梯,非常好爬,底部还有两根金属杆可插入泥地固定,顶部弧线金属架可固定靠在山核桃树上,以最大限度保持稳固。

雨一停,上山的路上,前往捡山核桃,打山核桃的村民越来越多,作为村民们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开杆日”大家期待已久,许多在外工作、学习的人们甚至早早请了一两星期的山核桃假,临安的一些学校放假五六天,为此作准备。

“打山核桃的半个月里,村里比过年还热闹哩!家家户户年轻人都回来了!”胡向锋说。

不一会儿,我们就走到了最近的一片山核桃林。“这是我爷爷种下的山核桃林,前人栽树,后人致富。”胡向锋笑着补充说:“勤劳致富!”

走进山林,胡家父子挑选了一片相对不太湿滑的山核桃林,先在地面挥杆敲打了两株低矮处的山核桃,继而胡民宏架起蜈蚣梯,稳稳地爬上去打很高处的山核桃。

不一会儿,胡向锋的妈妈忙完家务也来帮忙捡山核桃。因为有了张网落果,她很轻易就走进了“布网区”,蹲着麻利地开捡。

(原标题《直击现场

白露到,竹竿摇!山核桃今天开杆,大杭州记者正在临安淳安现场!》。编辑徐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21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